發布時間:[2025-01-10 08:17 ] 瀏覽次數:237次
?作為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,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的創辦以及連續舉辦,不僅彰顯了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舉足輕重的地位,而且還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貢獻了中國力量。從首屆到第二屆,鏈博會的展覽面積在擴大,展示內容在更新,展商數量在增多,其底層邏輯卻未曾改變——何為鏈、為何鏈、如何鏈。
?由供應鏈打造的現代生活
?伴隨著人類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,企業的生產活動也在不斷延伸,在這過程中,實際運作的供應鏈早已形成。但作為詞匯的“供應鏈”登上舞臺,卻是20世紀80年代。這一概念進一步由英國商業顧問基思·奧利弗(Keith Oliver)推向商業化使用。在那個“世界是平的”這一理念流行的年代,供應鏈管理也隨著跨國公司業務網絡的不斷拓展,引進到各個國家和地區,進而形成了全球供應鏈、全球產業鏈、全球價值鏈。如今,供應鏈已經不再局限于企業管理,而是延伸到消費端,走進了千家萬戶,我們過著由供應鏈打造的現代生活——沒有供應鏈,你就享受不到早餐的牛奶、面包和奶酪;沒有供應鏈,你就無法駕駛愛車、乘坐火車或飛機環游世界;沒有供應鏈,你就無法暢玩熱門的游戲《黑神話:悟空》;沒有供應鏈,你就無法在身體欠佳的時候去醫院檢查身體……在本屆鏈博會的先進制造鏈、清潔能源鏈、智能汽車鏈、數字科技鏈、健康生活鏈、綠色農業鏈等六大鏈條和一個供應鏈服務展區,就展現了供應鏈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,為加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鼓與呼。總而言之,供應鏈不僅關乎企業生存,更關乎國計民生,乃至對大國博弈都會造成深遠影響。那么,如何評價一個國家的供應鏈實力?學者林雪萍在其著作《供應鏈攻防戰》中提出了三個方面——連接力、控制力、設計力。在鏈博會上,中外嘉賓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中國供應鏈的連接力、控制力、設計力。
?連接力:看好中國的理由
?現代的全球供應鏈,名為“鏈”,實為“網”,是一套運行機制極為復雜的系統,供應鏈上任何一點都可牽一發而動全身。在這龐大復雜的系統當中,各節點之間連接得如何,直接決定著這個系統的高效性、穩定性和安全性。在本屆鏈博會上全球首創發布的“全球供應鏈連接指數”顯示,2014至2023年,連接指數呈波動上升趨勢,由0.271上升至0.732,增長170%,處于歷史高位,充分說明全球供應鏈連接是大勢所趨,經濟全球化是人心所向。在這一背景下,對于追求效率的跨國公司而言,哪里的節點最密集,哪里就是他們布局的重中之重。這與產業關聯性、互補性和易得性等因素高度相關。中國,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,這為中外企業在中國發展提供了廣闊機遇,尋找上下游合作伙伴易如反掌。在本屆鏈博會上,蘋果帶著領益、歌爾、裕同、水晶光電亮相,并在展廳鮮明標注——Apple的200家主要供應商中有超過80%在中國生產。正如蘋果公司CEO庫克現身鏈博會現場時所說:“沒有中國的合作伙伴就沒有現在的蘋果。”擁有強大的連接力就會產生強大的向心力。對于原材料供應商、中間品制造商而言,更是迫切希望更好地融入中國的工業體系。住友電工專門在展臺擺放了汽車框架模型,并標明其線材等產品被用于哪個部位,以讓整車制造商更方便地看到,從而拓展其市場份額。面向全球供應鐵礦石的力拓則與寶武、博世、小鵬設置了聯合展臺,講述了一塊鐵礦石如何成為鋼鐵、如何成為汽車零部件、如何成為整車的旅程。這寫就了一段關于中外供應鏈合作的佳話。強大的連接力,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,而是通過長期合作、相互依賴和利益嵌入等機制實現的。而對外開放,是中國成功融入全球供應鏈、產業鏈、價值鏈的寶貴經驗,也是通向未來的法寶。
?控制力:應對“脫鉤斷鏈”的底氣
?如果說連接力代表了企業之間互動的緊密度,決定了供應鏈的效率,那么控制力則代表了企業對關鍵節點或環節的把控能力。自然災害、地緣政治等因素對全球供應鏈的干擾,就考驗了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上的控制力,“卡脖子”一說也隨之流行。供應鏈的關鍵節點或者環節或許在不同歷史階段也有不同——在英美主導全球化的時代,誰掌握了物流運輸,誰就擁有強大的供應鏈控制力。在20世紀50年代,伊朗與英國因為英伊石油公司的股權和分紅問題鬧得不可開交,掌握物流運輸話語權的英國下令禁止國際船運公司運輸伊朗石油,導致伊朗遭受巨大損失。盡管當下全球供應鏈穩定暢通面臨巨大挑戰,但這難不倒中國企業。在物流運輸領域,中國企業已經站穩腳跟并引領時代潮流。在鏈博會上,中遠集團、中國物流、圓通、順豐等企業與馬士基、聯邦快遞等國際公司同臺競技。在數字經濟席卷全球的時代,芯片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節點,個別國家為了霸權,妄圖通過限制技術交流、限制芯片出口等措施推動“脫鉤斷鏈”。然而,這只是數字經濟時代的A面。我們也有必要來看看這個時代的B面——供應鏈已經延伸到市場端,消費者因素和應用場景因素日益重要。供應鏈的控制力不僅僅體現在能不能造出來、能不能造得好、能不能群體制造等方面,更體現在能不能賣出去這一點上。從希迪智駕展示的礦山自動駕駛模擬,到麥當勞宣布實現“一箱一碼”智慧供應鏈,再到強腦科技展示智能仿生手,一批新技術、新產品展現了數字科技賦能千行百業的場景。如此多的應用場景,吸引著高通、特斯拉、美光、思愛普等企業紛紛融入中國產業鏈供應鏈。其他行業也是如此。GE醫療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軼昊在鏈博會上說:“目前我們已經攜手1000余家供應商實現了諸多關鍵零部件國產化零的突破,也正積極布局高端、智能、綠色的中國國產供應鏈。”哪里的應用場景多,企業就會布局哪里,帶動其供應鏈延伸到哪里。不斷改善的民眾生活水平,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,都會成為中國提高供應鏈控制力的重要推動力。
?設計力:走向未來的金鑰匙
?鏈博會上到底有幾條鏈?恐怕不止“六鏈一展區”——
?在數字科技鏈,高通、科大訊飛展臺展出了其產品在汽車上的應用場景;在綠色農業鏈,惠達展出了無人機產品,捷佳潤展示了AI賦能種植的產品;在健康生活鏈,GE醫療、飛利浦等公司展出高端設備……鏈鏈融合成為鏈博會上一道獨特的風景。
?這并不是憑空而來的成果,而是在連接力和控制力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能力。這種能力被稱作設計力,是供應鏈的創新設計、系統優化和戰略規劃的能力,它決定了供應鏈的靈活性、響應速度和創新能力。
?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全球市場的不斷變化,設計力被賦予了構筑未來供應鏈競爭力的重任。因此,鏈博會也成為觀察中國供應鏈設計力水平的窗口。
?在技術層面而言,供應鏈早已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,而是上下游協作創新的生態,加之數字經濟的賦能,讓供應鏈管理變得更加精準和高效。例如,在本屆鏈博會上,賽力斯集團介紹了“軟件定義汽車”的理念;再如,參展的眾多物流企業通過算法賦能,提供一站式服務,提升物流效率……
?戰略層面上的設計力,則體現在供應鏈的整體規劃和布局上。這不僅需要企業具備國際視野,更需要政府在政策和外交層面的布局。
?例如,中國提出共建“一帶一路”,就促進中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布局供應鏈,不僅拓展了市場,也增強了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。此次參展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公司,就展示了西部陸海新通道如何通過班列,打通了西部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。
?設計力的提升,是中國應對當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的重要法寶,只有讓中國的供應鏈能力在世界加速推廣乃至更新,才能讓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穩如泰山。
?第二屆鏈博會的舉辦,讓我們有了講好中國供應鏈故事的新平臺。我們有理由相信,中國供應鏈將繼續發揮其連接力、控制力和設計力的優勢,為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暢通貢獻中國力量。
?
?來源:中國對外貿易雜志